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布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分析表示越好。
原题目:川藏线个垭口正在消逝,再不去就晚了
关于川藏线的话题
永久是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皑皑的雪山、纯洁的湖泊
虔诚的朝圣者、顽强的骑行人…
而背包君今天要和大师聊一聊
川藏线个垭口
他们各有各的故事
也有着分歧的命运
以至有些即将面对被抛弃
此刻我们一路清点这些出名的垭口
把最典范的川藏线定格在回忆之中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垭口?垭口是高原上最常讲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较着下凹处。本地人不是为了爬山而爬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换句话说,垭口就是翻山越岭的捷径。
川藏线个垭口
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凡是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工具向交通,而得名“横断”。
打开地图我们就会发觉这片几乎被白雪笼盖的连缀横断山区,我们所说的川藏线正益处在横断山脉的范畴之内。所以就有了走不完的盘山路和数不堪数的垭口需要翻越了。这也注释了为何“蜀道之难难于上彼苍”的事理。
川藏线上的出名垭口
1二郎山垭口
川藏线从成都平原出发后所颠末的第一个垭口,过了二郎山垭口,无论地貌、天气、人文,似乎都变成了另一种境地,它也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天然分水岭。2001年修通的二郎山地道,替代了本来翻越垭口的盘猴子路。
二郎山地道开通后,人们不消再担忧翻山越岭有的危险,川藏线分钟就能穿越川藏线上的第一高山。也许此刻的我们无法深刻的理解这条地道所带来的便当,但已经走过老川藏路的人们却一辈子也不会健忘那段履历。
车行川藏线,每当颠末二郎山地道的时候,城市看见指向川藏老路的路标。由于地道开通后曾经弃用了十多年了,它正在回弃世然。此刻不只汽车过不了,摩托车翻不外去,就连自行车也没法骑完这25公里,路面损坏相当严峻,有些危险途段骑行的人需要扛着自行车贴着山崖通过。
折多山垭口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既是通向藏区的主要通道,更是一个难以达到的关隘。从山下的康定城一路走来,山路艰险峻峭。山上的天气也是说变就变,北风冻雨、雾障冰雹时常让行人寸步难行。这也是川藏公路从四川盆地和大渡河谷进入川西高原海拔跨越4000米的第一个垭口。
折多山作为康巴第一关,“折多”一词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义。折多山的盘猴子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良多驴友都说:“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3高尔寺山垭口4412米
高尔寺山素有“康巴第二关”之称,它因高尔寺得名,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上山的路欠好走。海拔高,弯道多、危险途段多,良多处所会车的时候经常方才容下两车通过,大半个车轮都在悬崖边,险象环生。
翻过高尔寺山垭口往雅江标的目的,有一座黑石城,这是一处奥秘的宗教圣地,山上遍及的黑色经石是由晚年在本地修行的背石垒砌而成,现仅余冷落废墟。这里地势宽阔平展,是除子梅垭口之外另一处贡嘎神山的最佳观景平台。
4剪子弯山垭口4659米
剪子弯山,藏名叫“惹玛那扎”, 意为“神羊歇息的山口”。传说三世历经艰难险阻朝圣归来时,他的坐骑神羊累了,便在此山上落脚歇息。而剪子弯山垭口声名远扬的真正缘由,是盘猴子路坡陡弯急、暗冰密布,行车平安隐患不竭。特别是阿谁被称为“鬼招手”的102K路段,道路高卑,具有多个持续急转弯道,过往车辆驾驶员无不手心冒汗。
不外对于剪子弯山来说,2014年是一个主要的汗青节点。跟着剪子弯地道的贯通,无论是难行的山路,仍是可骇的“鬼招手”,都将成为这段路的过去,替代它的是一条幽静而畅达的地道。通车后汽车只需要几分钟就会穿过剪子弯山,再也不消翻山而行。可是相信喜好户外的驴子们仍是情愿感触感染那份自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独爱我的独木桥,不付出艰苦翻越垭口怎能看到人世间最壮美的景色。
卡子拉山垭口
卡子拉山和剪子弯山是同属沙鲁里山脉的两个姊妹山头,它们之间相距不外100公里,并峙对望。有人如许评价这对姊妹垭口:“从这里起头,我们好像撑杆跳高的选手,一会儿跃入了川西奇特的山原地貌分布区。”他们之间的地貌互补,若是说剪子弯山是高山上笼盖的草原,那么卡子拉山则更像是草原上耸立的高山。
在这片毛娅大草原上,长满了川西云杉,一块块好像疤痕一般粘合在高山草甸上。每当秋天到临这里具有G318上做斑斓的3D巨幕,斑驳的云杉林笼盖在高山草甸之上,低矮的云层在这片高原大地上投影出片片暗影。
6海子山垭口4685米
沿着川藏南线公里处,一处宽浅平缓的垭口呈此刻面前,这就是海子山垭口,因垭口附近有几个高山湖泊而得名。由达里湖和多伦湖构成的姐妹湖,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贡格尔草原之上。每当夏末秋初,金黄色的油菜花怒放,映托着湛蓝的湖水,在这里骑行就仿佛进入了天堂的后花圃之中。
芒康山的垭口,是川藏线进入西藏地区的第一个垭口,同时意味着我们曾经进入了横断山中最典型的部门。 直到现在澜沧江边的上帝教堂仍然能够酿造出上好的法国风味葡萄酒,盐井千年古盐田晒出的“藏巴盐”,仍然会沿着旧时茶盐旧道,顺着澜沧江而上,销往临近的察隅、德钦、巴塘等地。每年的理塘赛马节同样吸引着多量藏民翻过垭口,参与此中,而川藏线向西继续延长的路线,则是他们朝圣的标的目的。芒康山垭口,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十字路口。
8拉乌山垭口
过了竹卡村,就起头翻越拉乌山,上山的路满是土路,深坑串串,搓板连连,在晴和的时候,如许的路面还能够勉强接管,可是在雨天,完全变成了烂泥路,水坑一个接着一个。无论是自驾仍是骑行只能龟速前行,几乎是一场恶梦。
拉乌山垭口处没有较着的标记牌,在不起眼的高山草甸处竖着两块石碑,上面题记取海拔高度。若是不留心很容易错过。然而西藏东南大门芒康就在所谓“两山夹一江,两江夹一山”的三江并流地域,此中澜沧江就是被“夹”在这拉乌山与觉巴山两座山岳之间。
9觉巴山垭口3930米
觉巴山并不高,垭口的标高也只是3940米,但因为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冷落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受。这里是横断山区的出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
走过318 的人都对这段山路谈虎色变,加之在上山的入口处立了很多警示牌提示留意一路飞石、塌方、泥石流,更让人充满了害怕心理。翻越觉巴山垭口的路,不少地段的路面都是紧靠坚硬的花岗石山体硬生生的开凿出来的,路面窄而陡,急弯别多,像是在不断的写着Z字,头顶上松动的岩石感受风吹动都要吊下来,最初站在垭口还能看见澜沧江,如影随形而又连结着需要的距离。
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为川藏线上第二高垭口。夏日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斑斓。东达山垭口的标示和现实高度有点收支,现实丈量有5100多米,曾经接近了珠峰大本营(5200米)的高度。
虽然紧邻同样高大的觉巴山,并且距离也曾经有了好几十公里,但在东达山垭口,仍然能瞭望到远在觉巴山麓的澜沧江。当山下的澜沧江河谷仍是高达30度的炎炎夏季时,东达山垭口的气温竟然降到了零度以下。
业拉山别名怒山河,是横断山脉的最大天险。地质勾当屡次,泥石流和大规模的塌方、滑坡乃是屡见不鲜。恶劣的天然前提下318国道不时中缀,从而使得业拉山成为除通麦天险之外有一个进藏之路的魔鬼地带。
从邦达翻过业拉山垭口之后,就是出名的怒江72道拐了,听说就是这短短几十公里的旅程,落差却高达2000米。单是那种达到180度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至于其他幅度稍小的拐弯,则多得无法统计。车轮一过卷起的灰尘遮天盖日,并且一不小心,怒江就鄙人面等着你,令人望而却步,可谓中国最危险的盘山路之一。
12安久拉山垭口4325米
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天然分水岭,翻过安久拉山便由怒江流域进入雅鲁藏布江流域。说实线米的安久拉山口有些让人不测,与浩繁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峻峭崎岖,壁立千仞分歧,安久拉山口平缓得出奇。不外相对于地势来说,天气前提就显得很是不敌对了,雨雪、暴风、寒冷,熬煎得人们起死回生、痛不欲生的感受情不自禁。
翻过安久拉山垭口就能来到一片世外桃源——然乌湖,它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并且和保守的湖泊分歧,整个然乌湖是狭长形同莲藕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段,每段之间有大片农田、村庄分布。跟着季候的变化,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流中很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洋溢,四时美景城市使人如进梦幻之境。
13色季拉山垭口4559米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县以东,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的分水岭。站在色季拉山垭口还能看到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但因常年云雾缭绕能见其真容那就得靠命运了。
每年4月中旬到6月是色季拉山赏识花海的季候。漫山遍野的桃花、杜鹃花争相绽放,让人目不暇接。和南迦巴瓦峰比拟,这完全不需要命运。
米拉山垭口是从拉萨去林芝的必经之处。浓厚的云朵在脚下漂浮,让人有一种站在云端的感受。山口的界碑旁,围满了期待拍照的人,过去人迹罕至的米拉山口,现在也游人如织了。
因其高峻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气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很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龙达,还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米拉山垭口是川藏线进藏路上最初的垭口,同时也是最高的一个。这也预示着,当翻过这个垭口之后,拉萨离我们曾经不再遥远。
垭口的感化无法被替代
▌半途的歇息站
良多自驾游、骑行者、徒步者履历了长途跋涉后,都需要在垭口休整,检修配备,弥补物资。而对于乘车旅行的背包客们来说,垭口仍是半途换乘的绝佳直达站。
▌最佳的观景平台
垭口地势宽阔,几乎具有全景观景结果,良多摄影大片都出自于此。出格是藏区那些神山,凡是环境下都只要在垭口的位置才能清晰的抚玩到。
▌挑战人生的新高度
每当来到垭口,大师城市兴奋的喝彩起来,力争上游的在垭口标示前摄影留念,为的就是见证本人达到过的人生新高度。
▌藏民向神山的祈福
在每一个垭口城市有飘荡的经幡,这是本地藏民对于神山的敬重和祈福。每当经幡随风招展,每当向天空抛洒龙达,都意味着向神明念诵着经文,为世人祈福。
清点即将消逝的垭口
• 二郎山地道:1999年12月7日开放通行
•高尔寺地道:2015年12月30日开放通行
•剪子弯山地道:2014年12月24日开放通行
•海子山地道:2011年5月开工
•通麦地道:2015年10月工程曾经接近尾声
至此川藏线上在四川段内仅剩折多山没有开通地道,其余路段都将贯通地道,听说从新都桥至海子山仅需要5个小时的旅程。
写完这篇文章
背包君的感到很深刻
那条承载着无数人回忆的G318
现在正在悄悄而变
虽然路况越来越好
已经的险途即将成为回忆
可是对于户外人来说
从来就不担忧险途
我们要的是户外精力
所以背包君相信
川藏线无论变成什么样
他仍然是我们心中永久的典范
摄影旅行户外
本文内容来历:AI背包客
投稿、摄影交换,可加编纂小我微信:xxq304
前往搜狐,查看更多
关注 互联网的一些事 官方微信,回复" 362 " 即可在微信里阅读本篇内容。
在查找公众号中搜索:织梦58,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快速关注。
围观: 9999次 | 责任编辑:admin